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二)︰溝通

標準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上街頭,做組織,進國會?

(2/20公民書展講座逐字稿)

 

那我另外還很喜歡的一個章節是151頁以下的〈溝通〉。Alinsky他是一個組織者的組織者,他有一個專長是,他不只是自己會去幫人家做組織,他還想要訓練一批能夠去做組織的人。所以他在書裡面列了一大堆一個好的組織者應該要有的條件,例如說他要有好奇心、要有想像力什麼的,他自己甚至列了一個清單,check list,就是他會看說你這個人有沒有這些特質,如果有的話你就是很有潛力這樣。但是在這所有的條件之中,他認為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所有的條件你都可以沒有一、兩項啦,但最不可或缺的能力就是溝通的能力。

什麼是真正的溝通?

什麼是溝通的能力呢?是你要瞭解現在你眼前的這個人,他關心的問題到底是什麼,你要能夠回應他關心的這個問題。如果說你的群眾根本不懂你在講什麼的話,那你不只是沒有在溝通,你甚至是不在場。對於你的群眾來說,你有跟沒有一樣。那這個批判我覺得跟我向來的想法是很符合的,有些人常常問我說,你以前做過反對死刑的運動,這會不會影響你的選舉什麼什麼的,在選舉過程中,我被問這個問題大概不下二、三十次。不過我有一個想法是,我認為在做反死刑運動的過程中,培養了我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溝通的能力。因為它是一個這麼艱困的議題,它是一個以前很少人想要理會的議題,現在是很多人想要理會,但是絕大多數的人的看法跟你不同的議題。(這樣的經驗)很好地訓練了一種叫做溝通的技能。而我所定義的溝通並不是說坐在這邊拿著麥克風,然後把話講出來就在溝通,而是你要能夠先抓住對方心裡面最大的問題或疑慮是什麼,然後你用你的方式解決他這個問題或是疑慮,這才是溝通。所謂單向的、不斷地講說「我想要做ABCDE,請大家一起來吧!」這只是傳教而已,但是傳教其實它本質上不是溝通。傳教追求的是那種,也許因為什麼什麼的事件,也許因為他看到了天啟、也許他看到什麼,他今天剛好失戀,然後那一刻,你剛好跟他的心靈有所連結,他就變你的信徒了。可是呢,這樣子是不夠的,你做政治工作最需要的是……,做社運是說你想要去把志同道合的人抓出來嘛,然後集合在一起,可是做政治工作你是要把一群根本志不同道不合,每一個人想得都不一樣的人,你要去面對他們,然後把他們跟你的共通點一個一個找出來,然後大家才會在一起。

今天在這裡的所有人,我相信啦,我相信大家可能會有一些基本的共通點啦。也許是對這個公民運動有興趣,也許大家都希望台灣可以更民主一點,但是這些基本的共通點,不是大家最優先的concern,不是大家最優先關懷的事項。比如說我好了,假設以我做例子,我最優先關懷的事項,在現在此時此刻可能是什麼呢?可能是我要如何能夠找到資源,讓我在選區裡面繼續做選區經營的工作,這包括了也許我自己要找到一份薪水可以養活自己,然後我要能夠找到有人願意支持我來養活我的團隊,這可能是我優先的需求,最優先的。那在其他人的心中,可能最優先的需求是我即將要畢業了,我畢業之後我到底要考研究所還是什麼的,考研究所我可能學貸會變多,可是如果沒有研究所的話我出去可能又很難找工作。所以其實如果我們只是泛泛地去講一個高高在上的概念的話,其實它不見得能夠真的深入選民的心中,那你可能就是沒有在溝通。

我們每一次進入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領域,比如說菜市場啦,也許是里民活動,甚至是我們去跟人家按門鈴之類的,我們所要做的優先的事項,並不是來告訴大家說︰「我跟你講喔各位,這裡有一個很好的社會民主教!社會民主的理念就可以解決台灣一切的問題,包括你的嬰幼兒的照顧托育,還有老人家的長照,還有這個……。」這樣是沒有用的,他們會說「喔好啊不錯啊」,就這樣子而已。但是你要真正能夠打動一個人,真的能夠跟他溝通,你要的是說,你覺得你的生活當中有什麼不滿?你覺得政府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來幫助你解決你的不滿?如果他開始有了這個想法,我再進一步告訴他說︰「對!我現在要做的這個事情,就是要來解決你的這個問題。我需要的就是你把你手中那票投給我。」這樣子才有可能真正地讓他覺得「對,我要來做這件事情」。你只告訴他一個很好、很空的理念是沒有用的,對他來說他聽不懂你在講啥,所以對他來說你只是一個……也不要說生命中的過客,生命中的過客還是有點意義(聽眾笑),就是跟那種……像在路邊不是有很多房仲,會很辛苦啊,擺一個小小的立牌,會發一些傳單給你要賣房子,可能是那個對我來講是沒有意義的啊,因為我絕對不可能有錢去買那些房子啊,對吧?(聽眾笑)但是如果他跟我講的資訊是說︰「請問你有租屋的需求嗎?你有在預算內,但是你想要租到好一點的房子?」那也許對像我這樣的人,他就開始有意義起來了。

 

書展活動_8061

 

群眾溝通第一步︰改變說話方式

在〈溝通〉的這章裡面,Alinsky當然講了很多他自己或他的夥伴們做溝通的案例,那我想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必須謹記的一句話就是︰「如果溝通是失敗的話,你對這些群眾來說你就是沒有意義的。」這也是我為什麼會開始訓練我自己,講話要講的更……你可以說是平易近人,你也可以說是庸俗的原因。我自己原來是一個非常追求用字遣詞要非常精確的人,我也會開始為了我自己詞彙愈來愈少而感到困擾,同樣的一個概念我以前可以用,比如說三到五個(詞彙),在不一樣的句子裡面,我不會大量地重複類似的用詞,因為那看起來其實不好看,打成逐字稿之後你會覺得這個人冗詞贅字怎麼那麼多。但是開始做選舉工作之後,你就是要改變自己,同樣一個概念你就從頭到尾用同一個詞傳達就好了,因為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並不是像現在的群眾,他可能連現在的行政院長到底是誰都不太清楚,你跟他講國會改革,他只會模模糊糊地意識到說「嗯,現在國會很爛」,但是要改革什麼?也許他的心願是那些立法委員全部資遣掉,我不要有立法委員,這就是國會改革。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要減少他們資訊的干擾,就是要讓所有資訊達到最簡單。所以我不免變成一個,也許在寫作風格上都會改變,改變成一個我自己其實不是那麼欣賞、不是那麼喜愛的風格,但這是我們做政治工作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如果我只是想要講我想講的,那我沒有必要來當一個候選人,我應該把候選人這個位子讓給那些有意願改變自己、來迎合群眾口味的人。我不是說要改變自己的理想來迎合群眾的價值觀,而是要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來符合群眾可以接受的方式。

群眾溝通第二步︰改變穿著

就像我今天在出門之前,我發現我自己在考慮我要穿什麼襯衫,這是一個以前不會有的情況,當我以前在做社會運動的時候,我可以穿著短褲拖鞋去上班啊,這無所謂。可是當開始選舉之後,我就發現一件事情,就是我這個候選人的形象對於選民來說太年輕了,雖然大家都很喜歡年輕,青年參政變成一個口號,但事實上選民要的青年可能是三、四十歲那種他們會覺得是青年,不是二、三十歲。所以我有時候會看到網路上有一些人說「欸你怎麼每天都穿一樣的」,對,因為我要維持一個一致的形象,所以我的襯衫絕大多數都是同一個版型,然後顏色可能會相近,可能藍色會有兩、三件,或者是怎麼樣,所以看起來搞不好每天都覺得好像穿一樣,有沒有洗衣服啊?(聽眾笑)這是很可愛的問題,但沒辦法我得這樣做,我得減少我的衣服的變化度,因為我要給選民留下一個一致的印象,然後最好是比較嚴肅的那種襯衫,讓我的年紀看起來稍微再大一點。那至於什麼polo衫、短袖的T恤,那是絕對不行的。那這個就是一個小小的改變,我要去改變我的穿衣風格,而且這是非常連貫的,一直到現在選完一個多月了,我今天來參加這個活動,我還是非常自然地開始思考說,那我今天應該要穿什麼,這其實就是思考之後的結果,就想說「啊今天來一定是,大家不會期待那麼嚴肅的人,所以我按照我的心意穿牛仔襯衫是可以的」。

 

書展活動_4510.jpg

 

溝通不是在傳教

所以所謂的溝通,真的不是只有把話講出來而已,溝通跟傳教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也許有一些人,做倡議或所謂的……我要怎麼講才不會罵到人(聽眾笑),現在變得要好謹慎喔。就是我們要避免讓自己陷入神父與牧師傳教、神父向牧師傳教的這種環境裡面,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的勇氣去和你根本不一樣的人,去做有意義的對話,這個才能夠讓我們的理念是有擴散性的、才能夠讓我們的組織是有擴散性的。我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比如說……這是一個例子喔!這不見得是真實的故事喔!(聽眾笑)就是比如說網路上的某個空間、某個論壇,對輿論有影響的論壇,上面有很多人覺得說,比如說有很多人會開始說「綠黨跟社會民主黨聯盟是藍的,是親國民黨的側翼」。那有些人的想法就是說「啊沒關係啦,不要管那些網友怎麼講,我們應該要有我們自己的路線,然後很清楚,這樣子支持我們的人本來就會知道,那那些網友的說法就讓他們講。」

但我自己不認同這樣的處理方式,因為你的選票其實是在那邊,本來就支持你的人他本來就會支持你了,你去鞏固他是鞏固到一個程度,但你並不是從頭到尾都是在鞏固他,因為我們要面對的現實是,如果我要有5%的政黨票,請問我必須觸及到多少人?5%大概是60萬,如果我要有60萬的選票的話,我可能要觸及到600萬人,我才有機會拿60萬。那請問那600萬人怎麼觸及?你要讓600萬人對你有好感,才有可能有十分之一的人真的把票投給你嘛!那請問你要怎麼讓600萬人對你有好感?你一定要往人多的地方,什麼是人多的地方?我們的target,尤其是我們很想要瞄準年輕的選民,瞄準年輕的、對社會改變有期待的選民,那這些選民在哪裡呢?如果我沒錢做全國的巡迴、如果我沒錢在全國綁樁腳、綁里長,那這些人就是在網路上。所以即使你覺得他們的質疑對你來說很好笑,你也得想個方式去溝通這件事情,而不是不斷陷入牧師跟神父傳教的迴圈,就是我們去找一些本來就已經支持我們的人,開始講說「啊為什麼這個要合作啊,合作有多棒多棒啊」,他們早就知道很棒了,我們現在要的是再往外更擴散的力量。那我想這是很實在的話啦,也許聽起來是同樣的問題,就是「是不是媚俗」,可是有時候我們的行動方針就是,不斷在自我質疑跟其他人的提醒當中,不斷地變好。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一)︰手段與目的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三)︰戰術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四)︰Q&A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五)︰Q&A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二)︰溝通” 有 7 則迴響

  1. 引用通告: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一)︰手段與目的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2. 引用通告: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三)︰戰術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3. 引用通告: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四)︰Q&A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4. 引用通告: 苗博雅的反叛之道(五)︰Q&A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5. 引用通告: 《叛道︰改變國家的基進力量》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6. 引用通告: 叛道巡迴講座整理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7. 引用通告: 《叛道》巡迴講座整理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