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想傳達的理念《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李衣雲專訪(下)

標準

2019/5/17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
https://tinyurl.com/yylpj7fh
主持人:吳祝育
受訪者:李衣雲(《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政大台史所副教授)

吳:金恒煒在這本書的序裡提到《邊緣的自由人》補足了台灣在戒嚴時期一直到近代民主運動當中很多的歷程,這本書談的不僅是你們家族的故事,更多的是,在那個年代爭取民主自由的故事以及各種思想流派的爬梳。

李:這其實跟游擊文化的編輯有關,原本這本書是第一人稱,他們建議我改成第三人稱。變成第三人稱之後,我爸就變成像是小說的一個角色,於是我就必須將當時常民的歷史、還有當時的社會文化狀況寫進去,這本書就變成以我爸這個個角色為心,去談許多沒被記載的歷史。

吳:說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回應你說的,這本書將許多歷史記載得很清楚,讓我了解到那個時代有許多學者對於台灣民主運動的努力,從1977年的中壢事件、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一直到1980年代您父親積極參與政治社會運動,從你父親參與民主運動到他的學術研究,都可以看出他長期的付出,你覺得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李:我覺得我父親那個時代的人、包括我阿公阿嬤,都留有過往日本人的一種態度,那就是你應該做到你該做到的事,後來我父親讀到韋伯「天職」的概念,就非常贊同,他覺得如果你要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如果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所以他用身體力行來實踐這些原則,但他身邊的人不一定如此,所以當我在寫這本書,聽到我父親的訪談內容時,我其實蠻心疼的。

我爸是那種默默耕耘型的人,他其實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別人都不知道,那功勞很可能就變成別人的。或者別人都誤會他,他也不會去解釋,所以本來他就是烏鴉了,後來又被孤鳥化。我覺得他吃了很多悶虧。

這幾年下來,我覺得我不能再跟他一樣,如果有人不做事用嘴砲就可以贏,那你曾經付出的事還不拿出來當嘴砲,那不是很鳥嗎?

吳:嗯嗯,大家隨便喊個發大財就發大財,如果只用這樣的口號就能贏,那麼人的價值就會被誤會了。

李:沒錯,我認為人作為一個人,還是要有你的自我、你的價值體系。不能說我怕我有立場、怕我有價值判斷、怕我有意識形態,所以我就不要講話。或是當你被罵你有意識形態,你就覺得要縮回去。

有些人會批評某某某有意識形態,可是意識形態是作為一個人非常重要的核心,因為意識形態就是你怎麼看待這個世界、你怎麼認識這個社會的秩序,所以人不可能沒有意識形態。

其實「發大財」背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就是大家都認為錢是重要的,而且錢是可以凌駕一切的,包括人權、做人的承諾、自尊,你全部都可以不要,只要有錢就好。所以當人們接受「發大財」這個口號時,你等於接受了資本主義貨幣體系的意識形態。你以為發大財這個口號背後沒有意識形態,其實是有的。如果它不是意識形態,那它對你就沒有任何意義。

吳:你爸身上一直有著在故鄉成長的記憶,包括對家人的情感,這本書一開始就從家人切入。

李:《邊緣的自由人》這本書的前半段,很多都在講「土牛」,當時編輯建議我從第三人稱切入後,我就思考這本書的開頭應該從哪裡切入?是直接寫他出生、求學、工作結婚的歷程,可是那樣寫會很無聊,所以我就把我阿嬤的故事放入,從我阿嬤開始寫起,於是就有了很多關於土牛的故事,我阿公、姑姑、叔叔的故事也都成了這本書的一部分。

吳:李永熾老師這麼多年來投入民主運動,也影響了許多年輕人投入台灣的民主運動,這本書談了非常多,從您父親的童年,一直到他在1980年代投入民主運動,確立台獨思想等,一路走下來2000年他的政治參與,您覺得您父親的這些歷程,給予我們的重要的訊息是什麼呢?

李: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對人是否真誠。

這本書想傳達的一個重點是:做人,某種程度上,利益不是最優先的。

我覺得很重要是一個人的同理心其實和他的想像力是有關連的。就是你能夠去想像對方、想像外在的世界,是一個甚麼樣的樣貌?然後,你能夠從這裡面感受到自己的處境。

在跟其他人交往的時候,我覺得很重要的是『以心換心』,就是你很真誠地對人家,當然也希望別人能夠真誠地對你,但如果沒有呢?

這其實也是我在寫這本書時一直在問的,如果你是真心換絕情呢?那你要怎麼自處?

我爸的個性就是,那就算了,當作沒有緣分。但我覺得不能這樣。當你什麼都沒做,別人卻在外面講你這個講你那個,我爸就覺得反正也找不到人澄清,就算了。

這本書裡面有講到,其實人對於其他人或人跟人相處,要能夠有誠心,以及把對方當一個人看,同時對方也把你當一個人看。就像書裡,我父親與石錦伯伯就是一種肝膽相照的關係。

從這本書我希望大家可以接收到的一個訊息,也是我在書裡想盡量表達的,就是你要求別人對你怎麼樣的時候,你有沒有相對應地付出。如果你沒有付出,你是不是可以要求別人要這樣子的為你付出呢?

吳:最後,您會建議聽眾如何善用《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這本書?

李:希望讀者能在書裡面得到一些人作為一個人的價值,以及做研究時應該如何投入、如何分析史料。

最重要的是,在民主社會裡面,不能放棄自己的理念,但理念不是永久不變的,而是與自我不斷對話的過程,這是我第一個想講的。

第二個是希望大家能發揮想像力,我覺得大家現在可能很缺乏對於自己的未來、對世界的未來的想像力,也就沒有辦法去想像別人的世界。如果這本書有一點感情的層次,這個部分也是我希望大家閱讀時能夠體會到的。

吳: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像李永熾老師這樣當隻烏鴉,因為我們需要講實話的人。剛剛李衣雲老師也提到正義沒有一定的標準,一個人的中心理念跟理想,只要你堅持,而且是站在同理心的角度來提出,最終一定會被接受。

李:當然這無可避免會有自我的掙扎與對話,但這就是我們作為人最重要的存在感吧。

【延伸閱讀】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 《邊緣的自由人》作者專訪(上)
究竟我所存在的、活著的,是哪一個世界?

《邊緣的自由人》立體封

口述|李永熾
撰寫|李衣雲
上市|2019/5/1
頁數|608頁
定價|580元
出版|游擊文化

廣告

這本書想傳達的理念《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李衣雲專訪(下)” 有 3 則迴響

  1. 引用通告: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 《邊緣的自由人》作者專訪(上)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2. 引用通告: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 《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李衣雲專訪(上)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3. 引用通告: 《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李永熾回憶錄 | 游擊文化/公共冊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