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標準

【基本資料】

書名:《茶室女人心:萬華紅燈區的故事》
編號:Misfits 22
出版者:游擊文化
英文書名:Serving Tea: Stories from Taipei’s Red-Light District
作者:李玟萱
策畫:珍珠家園
攝影:Zoe Chen
插畫:陳珮淳
出版日期:2023年6月
ISBN:9786269716401
EISBN:9786269716418  (EPUB)
頁數:304頁
定價:400元
規格:21×14.8cm/平裝/單色印刷/部分雙色

【內容簡介】

誠品、博客來當月選書

一群外國女人來到萬華
要從黑道、藥頭、地下錢莊手裡
找回遺棄在茶室角落裡的的珍珠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李玟萱
繼暢銷書《無家者》,傾心力作

12位萬華基層女人的故事
「她們外表雖然粗糙、充滿傷痕,內裡卻是美麗而珍貴」

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
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

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

有人從小被送養、遭家暴,自小就得想辦法謀生
有人被父母當搖錢樹,少女時代就被賣到妓女戶
有人懷抱歌星夢,圓夢途中卻遭性侵
有人原本生活平凡安穩,卻遇上好賭的另一半

婚後,她們為家庭付出
卻有一個不能說的祕密
有些孩子接納她們的工作
有些孩子得知之後,再也不聯絡

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

繼續閱讀

《菁英媽媽想上班:美國頂尖名校女性重返職場的特權與矛盾》

標準

【相關報導與書評】

【廣播或影音節目】

【基本資料】
編號:Misfits 20
英文書名:Opting Back In: What Really Happens When Mothers Go Back to Work
作者:帕梅拉.史東(Pamela Stone)、梅格.拉芙蕎(Meg Lovejoy)
譯者:許雅淑、李宗義
出版日期:2022年5月
ISBN:978-626-95730-2-8
eISBN :9786269573035(epub)
頁數:288頁
定價:400元
規格:14.8 x 21 cm/平裝/黑白

【內容簡介】

頂尖名校畢業的菁英女性,為何選擇辭職回家帶小孩?
當她們想要重返職場時,可以回到頂尖工作嗎?

上流階級的矛盾
將女兒培養到就讀常春藤名校
最後她還是重蹈相同的艱難路
——犧牲自己的職涯,當個支持子女與丈夫的家庭主婦

本書描寫的是中上階級女性在家庭與工作間拉扯的故事,她們畢業自哈佛、史丹佛、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名校,在一流公司擔任醫師、律師、會計師、高階主管、科學家。

她們的人生直到辭職前都是勝利組:不是已經衝破玻璃天花板,就是快衝過去了,像她們這樣事業有成、具備優勢的女性,理當走上一流母校為她們規劃好的路,成為所在領域的領導者。

她們和同樣畢業名校的菁英男性結婚,在生小孩之前,她們和丈夫平起平坐,有著類似的學經歷與工作成就。

從沒想過當全職媽媽!

但是,第一個孩子出生了、第二、第三個孩子出生了,從未想過擔任全職媽媽的她們,卻因為菁英工作毫無彈性的高壓與高工時,讓她們不得不中斷前程似錦的職業生涯,轉而成為家庭主婦,並且扛起一切家務,確保丈夫和孩子可以在職場上或學校裡達到最佳成就。 繼續閱讀

角落裡的微光《失去青春的孩子》書摘

標準

文|涂曉蝶(本文摘自《失去青春的孩子》頁264-269)

照片為髮廊場景,圖中人物非建教生(張國順 攝影)

們常常在說,這些建教生的囝仔,就像人底,我們在買水果,攬面的都是一些一流省中,就水嘛。人中的就是一些國立的高中職,這些人底的沒人要愛。你看一流省中會不會要這些學生,你看看那些國立高中職要不要這些學生? ——乳酪老師


乳酪老師投入建教合作教育多年,猶記得我第一次到學校找他,離開時已過晚餐時間,天色亦已漆黑。乳酪老師送我離開後,回頭往教室的方向走去。看著他的背影,下午他說過的話霎時在我耳邊重播起來。他說建教生現在都被稱作「賤價生」,被看成廉價勞工,至於建教合作的學校和店家則被當成「黑五類」般的存在。他說話時的語氣帶著憤慨,但我感受到更深一層的情緒,是難過⋯⋯。

繼續閱讀

《無家者》日文版(私がホームレスだったころ)書評與書介

標準

【日文版書名】
私がホームレスだったころ
台湾のソーシャルワーカーが支える未来への一歩

【著者】李玟萱 著|台湾芒草心慈善協会 企画
【翻譯】橋本恭子
【出版日期】2021/06/30
【出版者】白水社
【書評與書介】

じんぶん堂好書好日 紹介*2021/07/15
サンデー毎日書評*2021/07/21
朝日新聞書評*2021/08/14
時事通信web版書評*2021/08/17
日経新聞書評*2021/08/21
青野棗*2021/09/13
太台本屋 *tai-tai books 2021/09/16

為什麼上班明明沒有做很多事,下班還是很累?專訪《萬能店員》作者張立祥

標準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萬能店員》作者張立祥 2021/6/27 

節目:漫遊書海

主持人:吳祝育

受訪者:張立祥(《萬能店員》作者)

吳:談談你花了十年完成這本書的心路歷程。

張:我的碩士論文是這本書原始的著作,會撰寫這樣的主題,主要是在我大學階段一邊工讀一邊念書,而我就讀的台北大學社會系很鼓勵學生做主題研究,希望學生能提出自己的觀點,對社會各個面向提出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因此我就利用自己在超商工讀的機會,去觀察裡頭的狀況,因而累積了許多小報告。

比較大的轉捩點在於大二、大三偶然看到《血汗超商》這本書,那是台灣超商研究的重要作品,當時很驚訝有這麼一本書把超商研究得如此透徹了,因此我在許多報告都引用了這本書。但後來我開始覺得裡面寫的經驗,似乎跟我在打工感受到的不太一樣,譬如《血汗超商》提到店員的工作大部分都很簡單、很容易上手,但我當超商店員時,並沒有覺得店員的工作很簡單,而常常覺得很忙碌、很疲累。這個矛盾的經驗令我思考是不是還有其他觀點可以來補充這本書的不足。

吳:為什麼選擇去超商打工?

張: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在國中畢業短暫在超商待過一個月,但是那一個月還蠻悲慘的,常常被同事、店長說哪邊沒做好,因此很快就離開了。再次從事超商工作,是在大學,由於我必須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因此穩定的工作對我來說很重要。

很多大學生會當家教,但我對自己比較沒有信心,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能力教別人。超商的好處是可以排班,我有很多上班時段的選擇,例如一開始我可以只有假日上班,而超商也能配合我這樣的需求。這樣的排班彈性,讓我在還不熟悉大學作息時,也還能彈性調整打工時間。

吳:你在作者介紹中提到「出社會後體認到時間的不足,對於過去花費太多時間掙錢感到懊悔」,可否談談這方面的想法。

張:碩士論文完成以及這本書出版之前,我一直有些矛盾,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超商打工,但其實我想花更多時間在學校,我內心是有這股掙扎的。但現在我認為打工這件事並不是不好,工讀與讀書其實是相同重要的兩件事,只是我的工讀模式並不健康,我是以賺取生活費為打工考量,所以穩定的薪資與工作對我來說就很重要。但是打工的另一層意義是探索不同行業。

所以如果讓我重來一次,能夠不以賺取生活費為優先考量的話,我會想嘗試更多不同領域的打工經驗,探索自己適合哪方面的工作,而不像過往一樣只埋首於超商店員的工作。

繼續閱讀

愛與和平——以和解共築未來的歷史胸襟

標準

《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推薦序/黃智慧(中研院民族所助研究員、社團法人臺灣故鄉文史協會理事長)

距今一百五十年(一八七一~一八七四)發生所謂「牡丹社事件」,並非單一事件。整體一連串效應與後續發展,起因是從西太平洋常見的大自然界一場颶風所引發。要說歸咎於哪一群人,或是哪一方蓄意陰謀動機下造成的結果,似乎都有些困難。
最終在一連串人為因素交錯底下,以救助、逃亡、馘首、交易、送還、告官、出兵、交戰,加上談判、賠償等多方國際角力收場。究竟這個戰場上,誰才是最後贏家?
檢視傷亡結果,或許仍是自然界風土,臺灣南端熱帶瘴癘之氣,才是最終勝利者吧!霍亂與熱帶疾病奪走了五百四十多位日本精良士兵的性命,十倍於遭難的宮古島民。才剛結束國內大戰不久,舉國上下,政治文化甫脫胎換骨,明治新興小國在眾謀士多方衡量得失下,審慎與清國交涉,耗費鉅資整備船艦與皇師,最後雖然保住了國際外交舞臺的面子,對清國、英、美、琉球、國內諸藩屬,風光地有所交代,但卻付出比賠款多數倍的軍事耗費。更不要說三千名募集而來的精銳武士隊伍,即便加上深思熟慮、部署萬全的三線作戰計畫;軍人.軍屬共約六千人在駐紮半年內,竟遭遇到每一人平均罹患二點七次飽受熱帶惡疾威脅的悲慘處境。
這樣的結局,顯示這處是清國鞭長莫及的「化外之地」;千百年來控制臺灣島嶼最南端的蕞爾勢力,依據天險,就連偌大的美國因羅發號船遭難,派出使節煞費苦心與當地小王國勢力斡旋締約;北方新興的明治日本更初嚐海外出兵的苦果,深知其代價不菲;後續清國大軍壓境開山「剿」蕃,亦成效不彰。
因此這一切,要輕易斷言誰的陰謀,誰要獲利;誰是受害者,誰是加害者;誰是文明,誰才是野蠻?我總覺得缺乏歷史全貌廣度與人文縱深。
繼續閱讀

文學救贖了什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日文版評論

標準

※編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日文版於2019年11月由白水社出版,以下這篇書評出自 東京律師協士會會刊《LIBRA》

文|守屋典子律師
翻譯|黃耀進

作者過世前八天在訪問中,針對本書想告訴讀著:這不是一個「關於女孩子被誘奸或是被強暴的故事」,而是「女孩子愛上了誘奸犯」的故事。另外在本書的開頭也記下這麼一句「改編自真人真事」。

十三歲的少女遭受五十多歲的補教老師誘奸,教師喃喃道:「這是我愛妳的方式」。原本對這個老師懷有淡淡情愫的女孩子,逐漸認為自己也愛著老師,不斷扭曲自己的尊嚴去配合對方。「老師,你愛我嗎?如果是真的愛我,那就算了。」然而,這種說來說服自己的愛,最終仍迎來悲慘的結局,女孩子的精神解離,再也沒恢復自我。

「十三歲的少女會愛上強暴自己,且年齡差距甚大,已經五十幾歲男子嗎?」閱讀當初,我對此事抱持著疑問。我處理過不少遭受性虐待(施虐者包括親生父親)的孩童案件,但至今從未遇到愛上施虐者的案例。正當我一邊準備撰寫這篇文章一邊尋思或許是因為我經手的案子受害者年齡都較低時,偶然在網路上讀到Prado夏樹所撰寫的〈蘿莉塔的復仇  法國藝術文化獎得獎作家  光榮與淪落〉一文。根據該文,法國今年出版了一冊名為《同意》(Le Consentement)[1]的書籍。內容揭露十四歲的少女遭受五十歲作家長達一年的性虐待。本身就是受害者的作者描寫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有位公開承認戀童的作家,細密描寫該些內容並發表成作品,而且當時還獲得文學界許多人的容許與承認,政府並授予他勳章。《同意》一書的作者也是十四歲的少女戀上五十歲的作家,作者陳述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同意」有多麼不明確。同時作者也表明「想同樣站在文學殿堂抗擊這位加害者作家。」

繼續閱讀

描寫性暴力的臺灣暢銷著作 質問文學的「光明與黑暗」—《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日文版書評

標準

※編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日文版於2019年11月由白水社出版,以下這篇書評出自 《東京新聞》


文|出田阿生
翻譯|黃耀進

臺灣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部描寫補教老師對十幾歲少女的強暴,刻劃出學歷至上與性暴力等社會黑暗面的作品,今年秋天由白水社翻譯出版。兩年前作者林奕含以「改編自真人真事」發表了這本書,這是她的第一部著作。她在出版兩個月後,以二十六歲之齡自殺,在臺灣社會掀起一陣熱議,本書也成為備受爭議的作品。本次在東京都內舉辦的出版紀念活動中,與談作家與譯者皆表示「不想聚焦在性事醜聞,而更想讓日本讀者感受到本書的高度文學性。」

「原本坐在這裡的應該是作者。這點讓人很惆悵。」在新書宣傳活動中,登臺發言的是臺灣人氣作家張亦絢。在本書至今在臺灣已銷售二十六萬冊。當初作品在臺灣甫出版,便出現「難道這是作者親身體驗?」的聲音,社會開始搜索加害者,防止教師濫用職權施加性虐待的法律條文也因此修正,之後本書也陸續在中國大陸、韓國相繼出版。雖然在臺灣文壇上的評價兩極,但張亦絢認為「光是如此,就代表著本書挑戰了既有的價值觀。」

小說的舞台設定在臺灣大都會的高級公寓。十三歲的國中女孩房思琪,被五十多歲、舉家居住於同棟公寓的補教名師李國華,以「幫妳看做文」為由誘奸。這位身為加害者的國文老師,善於引用中國古典文學的華美辭藻進行詭辯,他也對房思琪說:「這是老師對妳的愛」,藉此將加害行為正當化。深信自己也愛著老師的女孩雖想保護自己的自尊,卻無法抵抗那些令人悚然的虐待,在反覆的自殺未遂中走入瘋狂。

繼續閱讀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韓文版評論

標準

※編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韓文版於2018年4月由金寧社出版,以下這篇出自Ulsan Joumal韓國蔚山地區新聞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19/04/03
文|Je Solji
翻譯|Linhee Chang & James Park

曾有一段時間,有人以「愛他就得打他」作為體罰的名義,並且鼓勵在家庭和學校中,以此來管教兒童。有些人可能會懷念過去這樣的方式,但體罰已經不再是愛的表現,而是虐待兒童的行為了。令人悲傷的是,有許多孩子是在以為最安全、最熟悉的家中,被體罰虐待致死。以「愛」之名體罰的那些人,卻失去了以「愛」之名體罰的資格。基於這些原因,我無法輕易將「愛」說出口或者寫出來。對於那些有語言能力的人來說,「愛」是他們合理化自己行為的最佳工具。我站在教授語言(文學、社會、習慣等)的立場上,以掌握語言和缺乏語言能力的兩種人的角度閱讀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主角房思琪在13歲時,第一次被國文老師李國華強姦之後說:「對不起」。身為性暴力的受害人,卻感覺自己哪裡有錯,這是什麼原因呢?房思琪沒有用語言來表達施加在她身上的暴力,只能別無選擇地接受了李國華老師對她說的:「這是老師愛妳的方式,妳懂嗎?」房思琪以為,在文學中看到的浪漫愛情,或許只會出現在相愛的人們發生性行為時,所以房思琪決定愛上李國華老師。儘管知道在李國華老師的家中會重複發生什麼事情,她每週還是去拜訪他,並在每次被強姦的瞬間,努力讓靈魂遠離身體,然後持續忍受著疼痛。

繼續閱讀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韓文版評論

標準

※編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韓文版於2018年4月由金寧社出版,以下這篇書評出自brunch.co.kr 。這是一個專門向作家們介紹文書或者電影的部落格。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2018/08/01
文|Cho Youngjun
翻譯|Linhee Chang & James Park

「愛」這個字眼,總會吸引我的目光。最近,基於相同理由,我在不經意的情況下選擇了這本書。這本書以甜蜜的暗示字眼「初戀樂園」作為標題,並且使用有如糖果包裝紙般淺橘色的書衣,使我對這本書有著純潔、甜蜜和被愛融化的一時印象,而沒瞥見書封上還寫著「死亡」和「暴力」等字眼。之所以會如此,可能是因為台灣電影帶來的甜蜜氛圍印象,已經不知不覺融入我的腦海。

在介紹本書之前,先介紹作家。

作家林奕含出生於台灣台南市,自小在富裕的家庭中成長,2009年大學考試以滿級分的成績,在台灣成為熱門話題。但是,她在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入學兩週左右,就因憂鬱症病情惡化而休學。企圖自殺三次之後,2012年進入政治大學中文系就讀,三年後因憂鬱症病情再度惡化而又休學。2017年2月,26歲的她,發表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該書成為暢銷書之後,再度引起熱烈討論。但沒想到,兩個月後,4月27日,她在家中自殺身亡。最後,作家的雙親坦承,書中描述女主角房思琪十三歲時,慣常遭受一位名師性侵害的故事,全部都是真實發生在作家林奕含身上的事情。然而,被指名道姓的加害教師卻矢口否認這一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