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從「陳舜臣的大時代三部曲」看在日外國人的生命處境
主持:阿潑(媒體工作者、《介入的旁觀者》作者)
對談:陳天璽(《無國籍》作者、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教授)、溫又柔(《來福之家》作者、2016年隨筆作家俱樂部年度大賞得主)
時間:2016/7/31(日)13:00-15:00
地點:創意基地-團圓大稻埕(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55號)
共同主辦:內容力 – Power of Content
「自己到底是誰?或許長久以來,心中都沒有拋開這個疑惑。年幼時期的自言自語,其實就是我成為作家的出發點,每次只要回頭展望,就能看到當初自己的起點,也能重新找到自己現在身處的定位。」──陳舜臣《半路上》
「語言」是文化,也是人們形塑認同的來源之一。對同樣有著台灣淵源,卻生長於日本的陳舜臣、陳天璽和温又柔這三位不同世代的作家,「故鄉」與「異鄉」究竟指的是何處?所謂的「母語」,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對於自我身分認同的疑惑與追尋,如何開啟與影響他們的寫作生涯?且看兩位年輕世代的作家,分享她們對陳舜臣自傳作品《半路上》的想法與見解,以及同為身處日本的華人作家,在身分認同上所面臨到的處境與挑戰。
關於講者:

講者陳天璽小姐(左)與溫又柔小姐(右)(內容力提供)
陳天璽(作家、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教授)
1971年出生於日本橫濱中華街,1994年赴香港中文大學留學一年。1997年至2000年間,赴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及哈佛大學法學院東亞法律研究所訪問。2000年畢業於筑波大學大學院國際政治經濟研究科,現任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教授。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副教授等職。致力於研究華僑、華人問題、移民與少數族群問題、國界與國籍問題等。著有《海外華人─華商的網絡與認同》、《被遺忘的人們──日本的「無國籍」者》、《無國籍》(繁中版於2016年7月由八旗文化出版)等書。
温又柔(作家、2016年隨筆作家俱樂部年度大賞得主)
1980年生於台灣台北市,雙親皆為本省人。因父親工作之故三歲起移居東京直至現在,2006年完成法政大學大學院國際文化專攻碩士課程。在學期間師事美籍日語作家李維.英雄,自此矢志文學。自幼家中父母說中文時往往會混入台語,日後以這樣的成長經驗為基礎,寫成了小說〈好去好來歌〉,並於2009年獲集英社「Subaru文學賞」佳作,正式以作家身分出道。2001年在日出版收錄同作的《來福之家》,繁中版於2014年由聯合文學在台出版。2015年出版首本隨筆集《台湾生まれ日本語育ち》(繁中版將由聯合文學出版),獲頒第64回日本隨筆作家俱樂部年度大賞。
主持人:阿潑(媒體工作者、作家)
六年級生,本名黃奕瀠。受過新聞與人類學訓練,擔任過記者、偏遠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志工和NGO工作者,現專事寫作。一日文字工,終生工文字。時常離開台灣,就是離不開地球。曾獲兩岸交流紀實文學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類獎。著有《看不見的北京》(玉山社)、《憂鬱的邊界:一個菜鳥人類學家的行與思》(八旗文化)、《介入的旁觀者》(麥田),合著有《咆哮誌》(行人文化)。
★本活動為報名收費活動,採現場報名及線上報名兩種方式,線上報名網址:http://goo.gl/Dkm0A7。活動入場費用100元,附飲料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