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對孩子說出歷史真相的年代

標準

李永熾與李衣雲

※編按:曾經,在台灣,人們是不准且避談228的,學校的課堂不教,家中的長輩也怕孩子知道會惹來橫禍。在《邊緣的自由人》一書當中,就有一段父母無法對孩子說出歷史真相,而且還必須忍受孩子接受黨國教育的記載。

李永熾口述/李衣雲執筆

李永熾原本就很關心台灣的主體性,在他看來,台灣與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構成國家的要件是土地、人民與主權,這些台灣都有,中國國民黨來到台灣後,不只在政治上進行壓制,更可怕的是從思想上把「中國」灌輸到台灣人的意識裡。法國社會學者傅柯所說的權力內化,就是讓一個人從內部產生自我制約,比起外在暴力,這種內化的控制才是最根深蒂固、難以動搖的,而整個國民黨統治台灣的歷史,就是很好的例證。在中國化政策之下,教科書、媒體全部都從中國本位出發,台灣人一出生得到的資訊就是「我們是炎黃子孫」,父母就算不同意,也不能直接說出來,白色恐怖就在背後監控著。等到接受中國民族主義教育的世代長大,中國化的權力也已經在他們的內部紮根,被他們當成是理所當然的真理,也就不會質疑國民黨統治的正當性。 繼續閱讀

這本書想傳達的理念《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李衣雲專訪(下)

標準

2019/5/17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
https://tinyurl.com/yylpj7fh
主持人:吳祝育
受訪者:李衣雲(《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政大台史所副教授)

吳:金恒煒在這本書的序裡提到《邊緣的自由人》補足了台灣在戒嚴時期一直到近代民主運動當中很多的歷程,這本書談的不僅是你們家族的故事,更多的是,在那個年代爭取民主自由的故事以及各種思想流派的爬梳。

李:這其實跟游擊文化的編輯有關,原本這本書是第一人稱,他們建議我改成第三人稱。變成第三人稱之後,我爸就變成像是小說的一個角色,於是我就必須將當時常民的歷史、還有當時的社會文化狀況寫進去,這本書就變成以我爸這個個角色為心,去談許多沒被記載的歷史。

吳:說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回應你說的,這本書將許多歷史記載得很清楚,讓我了解到那個時代有許多學者對於台灣民主運動的努力,從1977年的中壢事件、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一直到1980年代您父親積極參與政治社會運動,從你父親參與民主運動到他的學術研究,都可以看出他長期的付出,你覺得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繼續閱讀

《邊緣的自由人》書摘——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如何由文明開化轉向帝國主義?

標準

《邊緣的自由人》立體封※編按:李永熾教授在《邊緣的自由人》序言當中有一段話:「我最關心的還是日本如何從獨裁的封建體制走向比較開放的明治體制,民主化或自由化的開放體制又如何回到軍國法西斯體制?明治維新世代的人們疼惜建立不易的國家體制,所以維持既有的憲政體制唯恐不及,到大正後的新世代,卻為個人權力慾,想盡辦法破壞既有的憲政體制,而走向權力一把抓的法西斯體制,這些過程委實值得現階段的我們關心。

以下內容摘自《邊緣的自由人》第十二章。(李永熾口述、李衣雲撰寫) 繼續閱讀

2019/5/11《邊緣的自由人》新書發表會

標準

《邊緣的自由人》2019/5/11新書發表會的影片出來了
來不及參加或想再次回味的朋友,請到以下連結觀看

★這一回,女兒要我講我一生的故事(李永熾)

★我活在悲涼而偉大的時代(李永熾)

★投票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李永熾)

★這本書帶給我兩次的驚喜與兩次的惶恐(金恒煒)

★書寫父親的傳記,讓我體悟了什麼?(李衣雲)

★我的老師很嚴格(薛化元)

★白螞蟻之禍(方瑜)

▍書籍介紹
http://tiny.cc/czbr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