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想傳達的理念《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李衣雲專訪(下)

標準

2019/5/17 中央廣播電台專訪《邊緣的自由人:一個歷史學者的抉擇》
https://tinyurl.com/yylpj7fh
主持人:吳祝育
受訪者:李衣雲(《邊緣的自由人》作者、政大台史所副教授)

吳:金恒煒在這本書的序裡提到《邊緣的自由人》補足了台灣在戒嚴時期一直到近代民主運動當中很多的歷程,這本書談的不僅是你們家族的故事,更多的是,在那個年代爭取民主自由的故事以及各種思想流派的爬梳。

李:這其實跟游擊文化的編輯有關,原本這本書是第一人稱,他們建議我改成第三人稱。變成第三人稱之後,我爸就變成像是小說的一個角色,於是我就必須將當時常民的歷史、還有當時的社會文化狀況寫進去,這本書就變成以我爸這個個角色為心,去談許多沒被記載的歷史。

吳:說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回應你說的,這本書將許多歷史記載得很清楚,讓我了解到那個時代有許多學者對於台灣民主運動的努力,從1977年的中壢事件、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一直到1980年代您父親積極參與政治社會運動,從你父親參與民主運動到他的學術研究,都可以看出他長期的付出,你覺得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繼續閱讀

《邊緣的自由人》書摘——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如何由文明開化轉向帝國主義?

標準

《邊緣的自由人》立體封※編按:李永熾教授在《邊緣的自由人》序言當中有一段話:「我最關心的還是日本如何從獨裁的封建體制走向比較開放的明治體制,民主化或自由化的開放體制又如何回到軍國法西斯體制?明治維新世代的人們疼惜建立不易的國家體制,所以維持既有的憲政體制唯恐不及,到大正後的新世代,卻為個人權力慾,想盡辦法破壞既有的憲政體制,而走向權力一把抓的法西斯體制,這些過程委實值得現階段的我們關心。

以下內容摘自《邊緣的自由人》第十二章。(李永熾口述、李衣雲撰寫) 繼續閱讀